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当“侦探”追赶病毒,用手机心理按摩,百名医 

来源: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5-25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这是名医特鲁多的墓志铭,也是医者皆知的从业名言。上海中医药大学公共健康学院李可馨同学在流调中遇到一位女士,平时防护工作都很到位。仅因一次防护疏忽与阳性病例有过接触,谨慎的她立刻自我隔离,避免对他人产生影响。

党总支招募公告发出后仅仅1小时,全院四分之一学子在线集结完毕。预备党员陈杭琦在看到志愿者招募消息时,脑中立刻闪过一句话:“我是党员,我先上!”当晚完成云端培训,时刻准备参与这场与病毒争速大赛。

挂上第一通电话,忘问工作单位地址

自称相比抗疫一线工作人员微不足道

杏林学子尤为记忆深刻的,还数抗疫一线的“大白”们。不论是医护、民警,还是小区物业、居委工作人员,志愿者在流调过程中深深感受到他们冒着自身生命安全的风险,义无反顾、无私奉献。学生们说,做流调志愿者表面上可能是一项简单重复的工作,也不断被身边的人或事激励,更是一次向榜样的致敬和学习,更加坚定了自己学好专业的决心。

确诊后,她产生愧对于家人、街坊邻居的想法,甚至消极地自我否认。李可馨在电话里不断安抚她的情绪,肯定她自我防护和保护他人的意识,并劝说她调整心态,鼓励其重拾抗疫信心和勇气。“对于阳性患者,我们应该给她们多一点包容,多一点安慰和关心。”

打出第一次电话流调的紧张感还是很强烈。诚然,大部分学生此前仅接触过预防医学理论课程,对流调实战尚未有体验或经验,因此怀揣着紧张不安和想把工作做到最好的心情展开了流调工作。有同学清楚记得,自己挂完第一通电话才想起来忘记询问工作单位及地址。于是,他略带不安地回拨电话,补充询问相关内容。对于刚开始工作经验不足导致的反复沟通,同学们对流调对象的积极配合十分感激。

作者:徐瑞哲

一天数十个电话的频次,十几个小时的时长,最长通话近一小时,仅单次流调对象就可能多达十余名……疫情当下,这是一支上海医学生流行病学调查志愿者服务队的日常。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在位于浦东新区的上海中医药大学,百名学子在封校状态下、各自宿舍中参与新区流调,其中服务时间最长的志愿者从4月初招募培训投入工作,一直检测到现在,已近2个月。

“遇见是一份奇妙的体验,你不知道会遇见哪一位流调对象,但隔着手机,也能感受对方的酸甜苦辣,也遇见了生活百态。”同为志愿者的杨继英表示,流调工作使象牙塔中的大学生提前感受社会世态,从理性工作中生出感性认识,怜悯、关怀、尊重或是敬意,一一切身体会。

录入一份百人名单的数据至少需要3个小时,每天150到200人次的任务量,且在录入过程中可能遇到重要数据缺失、信息有误的困难,都需要数据员反复核查,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以便疾控部门开展进一步调查、研判等工作。沈梓阳觉得,相比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他的付出微不足道,“贡献出一份自己的微薄之力,我倍感荣耀。”

来源:上观新闻

特殊时期,特别担当。对于她们,每一部手机既要当“侦探”为密接人员“破案”,尽力跑在病毒之前,又要以公共卫生学的专业素养和仁心温度,为流调对象进行心理按摩。

遇见对方酸甜苦辣、社会生活百态

那部小小的手机,是与病毒赛跑的利器,速度更快、方向更准成了获胜关键。电话那头不同的情绪反应、微信工作群数百条信息、陡增的工作强度并没有吓退志愿者,反而激起了他们的斗志,沉心耐心,反复实践,锻炼成为兼具流行病学调查专业能力和心理关怀情感能力的流调工作者。

在流调过程中,有同学对担心转运过程的流调对象耐心解释政策和流程,有同学因独居老人对流调新手的包容、鼓励而感动,还有同学经过一番周折获得反诈意识很强的流调对象信任和理解。面对不同人群,流调考验着志愿者运用灵活变通的沟通能力去迅速获取关键信息、解决问题,同时带去恰当的关心与安慰。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从李可馨到杨继英,他们均来自上中医预防医学等本科专业,以及以公共卫生为主的多个研究生专业。4月初,浦东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紧急向学校公共健康学院招募学生流调志愿者,这些00后青年亮剑出战。

上一篇:猴痘是否会成为像新冠一样的大流行病?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