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融媒体记者 黄晶
降血糖、减体重、祛肝脏脂肪、降低癌症发病率,甚至于延年益寿……在一次又一次的新发现中,二甲双胍不断展示属于自己的“跨界之秀”,也一次一次被推上神坛。
作为治疗糖尿病的老药,“神药”二甲双胍的安全性一直未被怀疑,但3月28日著名学术期刊《Ann Intern Med》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却将其推上了风口浪尖,遭受了诞生以来最大的一次信任危机,“神药”之名也遭遇滑铁卢。
通过对丹麦125万例新生儿登记数据分析发现,受孕前三个月,如果男性服用二甲双胍会使其后代生殖缺陷风险增加3.4倍,如睾丸未降或尿道畸形(原文参见: src="http://p2.qhimgs4.com/t01d1b93550f3e40419.jpg">
该研究对新生儿的父母进行了限定,仅纳入35岁以下女性和40岁以下男性,母亲患有糖尿病的新生儿被排除在外。研究者比较了父亲使用不同的糖尿病药物(包括胰岛素、二甲双胍或磺酰脲类等药物)的新生儿出生缺陷、其未接触该药物的兄弟姐妹的出生缺陷,以及在精子发育的不同时间使用药物对后代出生缺陷的影响。
在125万例新生儿中,共筛出7029名新生儿接触了糖尿病药物,其中胰岛素5298人、二甲双胍1451人和磺酰脲类药物647人。结果显示,与普通对照组相比,暴露于二甲双胍的新生儿出生缺陷率增加了40%,男孩出现生殖器和泌尿器官重大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是对照组的3.4倍。
“神药”二甲双胍1957年首次应用于临床,其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地位越来越稳固,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指南颁布,明确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的基石;2006年美国糖尿病联合会(ADA)和欧洲糖尿病研究学会(EASD)共同发布的2型糖尿病治疗新共识中即明确提出,新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当在采取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应用二甲双胍,确定二甲双胍是贯穿治疗全程的一线用药。
《2021国际糖尿病联合会全球糖尿病地图(第10版)》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成年糖尿病患者人数达到5.37亿(10.5%)。在过去的10年间,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由9000万增至1.4亿,且18~29岁人群中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已达2%,30~39岁人群达6.3%,糖尿病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
中国1100多万的年轻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多少男性正在服用二甲双胍,又有多少新生男宝宝出现了生殖缺陷?这一严重影响人口健康的问题,值得引起重视。
同期发表的社论中,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生殖和围产期流行病学家Germain Buck Louis呼吁,临床医生应帮助计划怀孕的夫妇权衡男性使用二甲双胍的风险和益处。
河北省人民医院郭艺芳教授也强调,一向被认为安全性很好的二甲双胍可能具有潜在的致畸作用,对于备孕的男性糖尿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理的降糖治疗方案。
二甲双胍作为2型糖尿病基石地位,是否会被动摇呢?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实。
上一篇:远大医药(00512):全球创新复方鼻喷剂III期首例患
下一篇:没有了